2011年3月31日 星期四

作業13 : 包浩斯---相關資料







包浩斯(Bauhaus)---簡介
國立包浩斯學校(國立建築學院)德文Staatliches Bauhaus, 1919年1933年),通常簡稱包浩斯(Bauhaus),是一所德國的藝術和建築學校,講授並發展設計教育。Bauhaus是德文Bau-Haus組成(Bau建築,動詞bauen為建造之意; Haus為名詞,房屋之意),由建築師沃爾特·格羅佩斯(Walter Gropius,1883年 - 1969年)在1919年時創立於德國威瑪(Weimar),學校經歷了三個時期:1919~1925年魏瑪時期、1925~1932年德紹時期和1932~1933年柏林時期;以及三任校長:1919年至1927年的沃爾特·格羅佩斯、1927年至1930年的漢那士·梅耶(Hannes Meyer)以及1930至1933年的密司·凡·得羅(Ludwig Mies van der Rohe),1933年在納粹政權的壓迫下,包浩斯宣佈關閉,同年也是威瑪共和的結束。
由於包浩斯學校對於現代建築學的深遠影響,今日的包浩斯早已不單是指學校,而是其倡導的建築流派或風格的統稱,注重建築造型與實用機能合而為一。而除了建築領域之外,包浩斯在藝術工業設計平面設計室內設計、現代戲劇、現代美術等領域上的發展都具有顯著的影響。

風格


在前工業時期產品的引導下,開始嘗試將羅馬式設計風格轉化並結合現代組構方式操作。
包浩斯風格起初為表現主義,尤其受到約翰·伊登的個人直覺式、神秘主義的教學影響很大,與格羅佩斯理想中的「集體創作」大相逕庭,也偏離了包浩斯與工業生產結合的宗旨,學生在伊登神秘、權威的偶像式教育下,所展現出的自然崇拜與自我表現的神秘主義,已經與當時工業設計訓練的理性立場違背。
1921年,在柏林郊區,由木材商人阿道夫·桑瑪菲爾德(Adolf Sommerfeld)委託包浩斯木工工廠的私人住宅建築案,是表現主義時期的揭幕作品夏日屋(Haus Sommerfeld),室內所有設計皆為包浩斯木工部門學生作品。
1921年荷蘭風格派運動(De Stijl)精神領袖凡·杜斯堡(Theo van Doesburg)造訪魏瑪,對於同樣追求知性與秩序、工業發展導向的包浩斯,被伊登的神秘主義風格所壟斷感到震驚,並提出嚴厲批評,1922年杜斯堡在魏瑪舉辦「風格派新藝術演講」,主要批判表現主義的弊病,以及闡述構成主義的理論,規律富有秩序、非個人的、理性化的設計風格,與包浩斯的工業生產、面向實際的宗旨相吻合。風格派開始影響包浩斯,同時也讓格羅佩斯慎重地考慮往後的走向,他開始放棄戰後初期的烏托邦理想與手工藝傾向,提出應該從工業化傾向來發展設計教育的理念。
為了挽救包浩斯的方向與誤解,1922年6月,格羅佩斯聘請了瓦西里·康定斯基(Wassily Kandinsky),藉由他理性的科學理論課程讓教學重新走上軌道。1922年10月,格羅佩斯公開勸退伊登辭職,並在1923年拉士羅·摩荷里·那基(László Moholy-Nagy)取代他的職務,在保羅·克利、康定斯基與那基的教學努力下,包浩斯風格逐漸走向理性主義構成主義
1923年,在包浩斯第一次展覽會上展出的模型屋非洲號角(Musterhaus Am Horn)由喬治·莫奇(Georg Muche)設計,簡單的立方體外觀,利用鋼筋與混凝土結構建成,每個房間都有明確不可取代的功能,室內燈光由那基設計,傢具皆為馬歇爾·布魯耶(Marcel Breuer)的作品,具新即物主義(Neue Sachlichkeit)的組成與荷蘭風格派運動的特色,有著「冷,極簡,機械」的意象。


包浩斯發起人葛羅佩斯先生站自己設計的芝加哥論壇報大廈草圖前

葛羅佩斯/包浩斯校舍/1926年/德國狄索

魏瑪包浩斯大學

位於柏林的包浩斯博物館,瓦爾特·格羅皮烏斯設計

凡德韋爾設計(1950-1906)的威瑪美術工藝學校,也是包浩斯1919年剛創校時候的校舍

文化中心是典型的包浩斯(Bauhaus)風格建築物

包浩斯博物館內部

第四屆國際包浩斯建築獎

著名建築師和設計師路德維希.密斯.凡德羅1927年設計的鋼管椅

7月23日,在德國首都柏林舉行的名為“包浩斯派概念模型”展上,參觀者觀看瑞士藝術家的作品《火之塔》。這場歷時近三個月的包浩斯建築藝術展通過包浩斯建築學派大師及其學生們的作品,對包浩斯建築藝術進行了全面的闡述

華特‧葛羅匹斯也為德紹「包浩斯學校」設計教師住宅

「包浩斯學校」的「極簡抽像美學」有持續的影響。這些椅子是由彼得‧凱勒(Peter Keler)設計的「紅色立方體」(Red Cube)和由華特‧葛羅匹斯在1921年設計的「座位51」

密斯‧凡德羅研究一幢新的大樓的設計,以容納在伊利諾理工大學的他領導的部門

高美館「包浩斯巨匠亞伯斯極簡大用」藝術展

高美館「包浩斯巨匠亞伯斯極簡大用」藝術展

這是康氏於包浩斯時期最重要的傑作之ㄧ,也是他造型藝術理論(點、線、面)的詮釋

在包浩斯年代,德國家具廠THONET於1859年製造的曲木椅

德國包浩斯設計的經典代表作,2004年入選紐約現代藝術博物館

1996年包浩斯在威瑪和德紹的校舍被列入世界遺產保護名錄

此為早期包浩斯 (Bauhaus) 在1925年之作品

這是前年餘慶參加金犢的系列作品之一

包浩斯巨匠亞伯斯&錯視幻影福田繁雄設計典藏展


包浩斯這股如機械般的簡明風格

表現包浩斯簡單線條和形體設計概念的大會廳

沿用包浩斯的化繁为简的设计法则,交叉的金属折叠设计别具匠心

「極簡‧大用:包浩斯巨匠亞伯斯」-(符號廣告設計)


2009包浩斯展海報


Y Store雅浩獨家代理德國包浩斯工藝系列-TECTA

TECTA”集合了多位極具革命性意義的歐洲工藝設計師。在藝術設計史中頗具影響力的包浩斯時期(Bauhaus 1919~1933)代表人物沃爾特.格羅佩斯(Walter Gropius)、馬塞包爾(Marcel Breuer)、密斯.凡.德羅(Ludwig Mies van der Rohe)以及“TECTA”首席靈魂人物艾麗森和彼得.史密斯夫婦(Alison & Peter Smithson)Peter Smithson更為“TECTA”設計landscape and KRAGSTUHLMUSEUM博物館。


TECTA”強調家具最原始的使用價值及材料運用,不單呈現空間的生命力更突顯設計的原創本質,沒有繁複多餘的構造卻能表現家具的創造性。1998年時Peter Smithson 提出“TECTA”主要傳達三個重要理念:懸臂原理、扁型管狀結構及實現手工編織技術。“TECTA”堅持德國的工藝品質並將包浩斯精神繼續傳承下去,於2003年成立博物館,為現代藝術詮釋最完整的歷史意義。



2011年3月16日 星期三